簡介

        墾丁天文台全名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墾丁天文台」,簡稱KTO(KenTing Observatory), 國際編號 IAU CODE:D33,隸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遠距天文觀測平台(Remote astronomy Observing Platform,RAOP)架構下,為孫維新館長所主持之天文台。 座落於屏東縣車城鄉的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」的研究區內。於2000年, 當時任教於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孫維新教授,在國科會的支持和海生館的協助下所成立。 2007年至2018年間,孫維新館長於臺灣大學任教,為臺灣大學墾丁天文台時期。而2019年孫維新教授轉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,墾丁天文台亦隨之轉移,成為現在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墾丁天文台


建台目標

        墾丁天文台當初的設立有三個目標,分別涵蓋了科研、教育,和推廣三個層面。 科研方面,希望利用台灣地處東亞、在全球連續觀測或瞬間天體變化的觀測上的優勢, 於小行星觀測和特殊天象全球協同觀測上做出一些貢獻;在教育方面, 希望能提供全國各級學校一個先進的教學場域,可以讓現場觀眾或遠端學生學習操作尖端設備; 在推廣方面,希望提供社會大眾一個瞭解天文觀測探索宇宙奧秘的環境, 可以讓民眾培養對科學和宇宙太空的興趣,持續終身學習。


活動營運

        在墾丁天文台成立以來的十數年中,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與時俱進,不斷更新,長期下來, 墾丁天文台在教育和推廣上有了明顯的定位,發展出了寒暑期天文觀測研習班的教學活動, 針對國內的高中生和大學生,每年在寒暑假期間,錄取的學員到天文台接受專業的天文觀測培訓, 並實際進行天體觀測和數據處理。高中生每一梯次四天三夜,大學生八天七夜。 除了寒暑假期間的專業觀測研習,平常時間墾丁天文台也協助辦理三天兩夜的「週末海洋天文觀測」研習, 參與活動的學生在週五下午前來天文台,接受三天兩夜的海洋與天文研習課程, 體會專業天文學家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方式。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,KTO會提供學員學習和工作的素材, 教導學員操作天文觀測儀器的各項軟硬體知識,還有天文台人員照顧學員的生活起居。

20240302寒假高中天文觀測成果發表會

  日期 : 2024 年 3 月 2 日 地點: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三演講 ( 藍 ) 廳、立體劇場地下一樓 09:00 報到 09:15 師長致詞 & 大合照 09:30 — 10:00 寒假第一梯次 題目 1SLIM-sora Q 、 2 ...